织作用的材料为核心。其次,为了增强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便于理解,在编写教材或组织呈现教学内容时,应尽
___、___和___。答案:行为条件标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理解答案: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2记忆恢复答案:记忆恢复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3智力技能答案:(P281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4下位学习答案:下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5创造性思维答案: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的体现。答案: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3)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2简述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
本套试题共分4页,当前页是第3页
f量以浅近的文字或符号强调教材或方法的要点。教材的编写与提示应针对主要概念而叙述,要注意避免过分冗长而失落要义。最后,还应尽量将内容和要求相似的教学单元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排列。(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2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答案:要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必须掌握和运用以下感知的规律: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下面三个规律:第一,差异律。第二,活动律。第三,组合律。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