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下,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使翻译的文章结构更加规范。2、意译的含义。
意译就是在原文思想内容和译文的表达方式有冲突,又不便采用直译方法处理的时候,灵活处理,不需过分注重细节,找到合适可以替代表达方法和意境,当然意译不能做死译。言外之意就是在深入领会原作精神时候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原作的字面形式,创造性的表达原作思想。但凡事有度,直译很好表达的时候,自然让读者领会到原汁原味,但任何翻译优秀的作品,并不是单纯的某一方法贯彻始终,而在保持原文内容准确性和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翻译者必须善于结合两者,在一篇文章中使用直译与意译的并用情况下一定能够翻译出优秀的作品来。
四、直译与意译的关系分析
1、从概念角度来区分二者的关系直译出现于五四运动时期,它强调必须忠实于原文,这样,翻译才能实现“达”和“雅”。
直译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由于英文和中文有着不同的结构,所以不可能都进行逐字翻译。直译就是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有时甚至连原来的情绪或情感,比如愤怒或窘迫,挖苦或讽刺,喜悦或幸福都不应忽视。傅斯年、郑振铎都主张直译。在近现代中国翻译史上,直译是压倒一切的准则。鲁迅和其弟周作人的作品《域外小说集》被视为直译的代表。
意译则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
f浅谈英汉互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流畅。在翻译时,如果不能直接采用原作的结构和表达形式,我们必须根据表达形式和特点改变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作的内涵。由于原语和译语在语序、语法、变化形式和修辞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我们只能用适当的方式来传达原作的意思和再现原作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要使语言清晰、有说服力,并且符合语言习惯,译者必须尽量遵照所使用的语言习俗和正确的用法,而不是坚持原作的表达模式。赵景深先生曾经说过,“一个通顺流畅的版本比只注重于忠实于原作的版本更好”。显而易见,赵景深先生赞成意译,严复先生也喜欢意译。严复的许多经典作品都采用了意译,例如《天演论》就是意译典型的例子。
在直译中,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忠实于原作的形式,再次是翻译语言的流畅性和通俗性;而在意译中,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应放在第一位,翻译语言的流畅性和通俗性位居第二,但意译并不局限于原作的形式。可见,直译与意译都注重忠实于原作的内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