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郊区集中初步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集群使规模优势、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f35农产品加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1998至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从57170个增加到72701个每个企业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由1998年的032亿元增长到039亿元年均增长166。近年来国内已涌现了一批起点高、成长快、规模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坚力量。如北京燕京啤酒、深圳农产品、温氏集团、内蒙伊利、鄂尔多斯、上海大江、吉林德大、江苏如意、河北三鹿、四川希望和云南玉溪等都是国内著名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的20以上是由固定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创造的。36农产品加工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随着农产品直接消费需求的下降加工制品的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方便食品、快餐食品、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发展迅速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或二次以上加工的比例达到30以上。仅以速冻食品为例中国的速冻食品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到数百种。就某一种产品加工来说也在细分化。例如玉米加工目前国内已有玉米方便粥、玉米爽饮料、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玉米糖浆、果葡糖浆、淀粉糖浆、饴糖、酒精、各种变性淀粉还有黄原胶、甘油、山梨醇、各种味素和氨基酸等20几种产品。品种结构细分化趋势表明中国开始出现了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好兆头。4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41农产品加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加工总量较少,加工程度较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我国只有061,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食品占消费的90%,而我国仅占25%。我国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为45%,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占到20%,而发达国家都达到80%以上。二是技术水平落后,企业规模较小。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小散低乱现象仍在很大程度上普遍存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80%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左右处于90年代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很多肉类加工企业大多数日加工量仅在500公斤以下,一些传统名特产品多属前店后厂的作坊式加工。多数稻米加工企业不具备抛光、色选功能。水产品加工企业大多为年产值在200万3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三是企业与农民利益机制不完善,产加销脱节。多数企业与农户还是一种松散的买断关系,承担着原材料和产品双重市场波动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