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要性。同时,树立一些能够恰当运用已有信息资料回答问题的模范学生,并采用多种形式对积极查找信息资料的学生予以鼓励,以此来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扩大查找信息的学生群。
f2.确定信息当学生踏上搜集信息的航船,我们就要为他们指引方向、正确导航,否则,他们便会迷失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进入初中阶段,由于编者大都选入名家名作的原文,通常一篇课文的篇幅不短,知识点很多,如果每一个知识点,无论是大的、或是小的,都利用课堂学习来解决,必将影响教学进度及效率。这就需要到学生能够利用有效信息自行解决一些问题。到底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信息资料得以解决的呢?这一思考过程正是训练学生确定信息问题能力的好时机,务必牢牢把握。例如:在指导学生预习《社戏》时,我引导学生针对课题及课后思考题进行提问。学生会提出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有一些是不查资料就能了解的,而有一些是需要通过查找信息资料解决的,比如:什么是“社戏”?文中的那场戏到底好不好看,是怎样的?……实际上,所有问题的提出,就是确定信息任务的准备过程。然后,我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可以借助查找信息资料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顺顺利利地进入下一步的学习活动。3.搜集信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搜集信息是利用信息的重要环节,没有信息,我们的活动就像裁缝要做一件衣服却没有布一样,无法进行。信息的搜集大致分为这几个步骤:确定信息来源、选择最佳信息来源;检索信息来源、在信息来源中查找信息。学生收集信息可以有许多途径:如(1)到图书馆查阅;(2)在家庭藏书中寻找;
f(3)到书店查阅;(4)上网查寻;(5)从报刊杂志上了解;(6)从广播电视节目中收听收看;(7)向他人咨询;(8)参观展览;(9)参观博物馆、科技馆;(10)参加各种活动等等。
4.整理信息整理信息是指对信息的组织和处理:学生在信息来源中通过阅读、观察、聆听、触摸等方式来感受信息、筛选出有关信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条理地整理出来。我经常组织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摘抄或勾画,取得一定效果。例如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在交待学习任务后,首先布置学生到音乐网站等去查找名人称赞贝多芬的名言、阅读贝多芬的成长经历、收听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尤其是《命运》),资料集结后,我要求他们根据本课的学习任务,对相关信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