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原材料,国内食品企业需要从日本、欧洲和台湾进口部分高规格的食品包装与加工机械,汇率变化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采购成本。趋势四:更加注重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食品产业“走出去”进程在加快。中国人口136亿,占世界近20,而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只占约10和6。鉴于资源的有限性,中国政府历来强调“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具体来说,对主要口粮,即小麦和水稻,将坚持并完善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以保护农户利益和其种粮积极性。对于其它农产品,如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政府将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干预,更加注重利用
f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两种资源,在确保国内生产的基础上,适度进口,从而有效保障国家食品粮食安全。“十一五”期间,农产品、食品进出口贸易由小额顺差转为逆差,“十二五”期间食品进出口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2011~2014年贸易逆差分别为1945亿美元、3318亿美元、3726亿美元、3955亿美元。未来一段时期,农产品、食品贸易逆差还将扩大。中国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世界资源互补的,中国政府鼓励一批有实力有全球战略的企业“走出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部分企业已经通过直接投资和供应链合作等方式参与到全球的供应链。政府出台的‘一带一路’新政策支持农业“走出去”,和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从而使中国和全球供应保持稳定。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又出现新的趋势,部分中国企业走出去已不仅仅是为了国内市场,更着眼于全球市场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在谷物油籽领域,中粮集团以现金收购的形式,先后获得尼德拉(Nidera)和来宝农业NobleAgriculture)51的控股权。通过收购,中粮掌控了位于全球粮食主产区的仓储和物流设施,外加强大的贸易网络。通过整合全球资源,中粮实现产业链全球布局,打通从海外产地到国内销地的国际通道。在动物蛋白行业方面,特别是乳业、肉业领域,国内食品龙头企业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光明乳业于2010年7月以约382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品企业Sy
lait乳业公司,建立供应稳定、质量优良的原料供应基地,并为公司进入高端婴儿奶粉市场提供市场切入点和生产基地。伊利、蒙牛、雅士利亦在新西兰设厂,圣元乳业远赴法国投资大规模乳清粉生产基地。近两年,由于牛肉结构性的供给短缺,中国企业积极进行海外投资以供应国内市场以及全球市场。新希望于2013年收购了澳大利亚第四大牛肉加工商Kilcoy。随后,新希望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