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由之前的政府投资和出口驱动向国
f内消费驱动过渡,增速由高速区进入中高速区。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是并不意味着经济收缩,其GDP总量和增长速度仍然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持续进行的城市化、中产阶级的崛起、逐步成为消费主力的“千禧一代”、居民收入的预期增长,仍将持续推动食品消费的增长:持续进行中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在过去三十多年间快速推进。截至2014年,城市人口占比已达到54。根据政府目标,这一数字将在2020年达到60。由此可见,在下一个五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仍有相当的提升空间区。持续进行中的城市化是推动中国居民购买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乳制品、肉类、水产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需求将持续得到支持。中产阶级的崛起:随着经济增长,未来五年全国中产阶级占人口的比例将继续增长。而中产阶级崛起有利于中国向“消费型”经济的成功转型。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也将得到有力的支撑。“千禧一代”及“二胎政策”放开:目前,“千禧一代”已经占到全国人口的30,正在逐步成为消费主力。下一步,随着国家对“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将有利于改善中国整体的人口结构,新增人口将成为驱动食品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使健康食品、乳制品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趋势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食品农业需求增长预期放缓,未来发展更加依赖“价值驱动”。随着中国经济由外需向内需驱动的转换,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也将得到提升。总体来看,未来的食品、农业需求增长,与经济总体增长相类似,即由过去的“数量驱动”,逐渐转化为“价值驱动”由“吃得多”向“吃得好”转换。从整个食品行业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食品行业发展增速和盈利水平将出现回落。以中国A股市场食品饮料行业73家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三年多来食品企业经营
f数据的变化,发现食品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都呈现出回落态势。2014年A股73家上市企业营收3731亿元,同比增1,净利润为487亿元,同比降8,相比较于前几年,行业发展速度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具体表现为:销售收入、净利润增速双双放缓;盈利能力持续下降,毛利率、净利润率和ROE指标下降,整体费用率上升;存货占收入比例上升,现金流质量下降。从食品农业细分领域来看,“新常态”对食品和农业的下属子行业,带来一些结构性的变化:(1)在谷物和油籽消费中,稻谷和小麦整体持平玉米和大豆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稻谷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