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等比数列教案一、教材分析“等比数列”是中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三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等差数列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数列》这一章中两个最重要的数列之一,因此,在《数列》一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内容是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是研究数列的重要载体,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如存款利息、购房贷款、等都要用等比数列的知识来解决,在研究过程中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也能大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参与意识,有助于将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向推进。二、学情分析:
由于前面已经讲过等差数列,学生对数列的只是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其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定义及其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用不完全归纳法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归纳、猜想能力),方程的思想,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创新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关键是讲清“等比”的特点。2、难点: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事例:
发明者要求:在第1个方格放一颗麦粒,在第2个方格放2颗麦粒,在第3个方格上放4颗麦粒,在第4个方格上放8颗麦粒,以此类推,直到第64个方格,国王能否满足他的要求呢?
师问:这个事例可以转化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生:可以与数列联系起来(有了等差数列的基础,学生比较容易想到)师:根据各个方格的麦粒数,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数列呢?生:棋盘上的麦粒数构成的数列为:1248163264,…263【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性的典故,体会故事中用麦粒填充象棋盘的空格,从前后两格麦粒粒数及所有空格麦粒粒数的变化情况,来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发现等比数列。师:我们再来观察这几个数列,1、2,4,8,16,……①5、25、125、625、……②1、12、14、18……③2,2,2,2,2,……④师问:以上4个数列是够有功合同和特点?若有,试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生: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的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观察数列,
f找共同特征)师:像①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