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机构的需求增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加。这种需求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寻求新技术以提高生产力的企业需要受过教育的劳动力,舒适的生活条件吸引熟练的工人来到该地区。
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观强调了部门劳动生产率在推动结构变化中的作用,即农业的衰退、制造业的兴衰和服务业的兴起。“劳动力推动”方法显示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如何减少“粮食问题”,并为现代部门释放劳动力。“劳动力拉动”方法描述了非农业生产力的增长如何将未充分就业的劳动力从农业吸引到现代部门。
二、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化
一个国家大量的自然资源禀赋可能导致强烈的收入效应,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地区,但由于工业部门的相对生产率没有提高,这将导致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化(Golli
等人,2016)。因此,城市化是由自然资源禀赋的收入效应驱动的:资源租金不均衡地花在城市商品和服务上,而工人组合则严重偏向于非贸易服务。这种特殊的城市化模式创造了所谓的“消费城市”,因为它们的出现可以用以城市商品和服务形式消费资源租金来解释。这些城市主要由从事非贸易服务的工人组成,而工业产品主要从国外进口。消费型城市中的大部分工人从事非贸易服务,如贸易和运输、个人和政府服务(Glaeser等人2001Dura
to
2008Glaeser2013)。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在制造业和贸易服务业等工业部门拥有更多的工人。
三、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相互促进
工业化、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存在良性循环,因为它们通常是相辅相成的(Davis和He
derso
2003Xie和Zha
g2004Zha
g2002He
derso
2003,2010)。一个国家城市化百分比与人均GDP之间的高度相关性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工业化涉及从农业经济向工业服务型经济的转变。当集中在城市密集的商业工业区时,制造和服务的生产效率更高。随着生活在城市住区内的国民人口比例不断增长,城市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高密度空间通过生产者之间的信息溢出、更有效运作的劳动力市场以及运输成本的节省促进经济增长。
城市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促进经济增长(Glaeser等,1992Glaeser和Gottlieb,2009)。首先,城市通过提供教育,就业和卫生服务机会,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城市化意味着人和企业的集聚,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城市化允许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允许企业间的专业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第三,城市化是创业的关键因素。第四,城市发展对农村地区存在溢出效应或积极外部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化通过集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