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之间并没有特别强的联系,因为这些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占GDP比重很小。这些国家在没有工业化的情况下高度城市化。甚至有数据表明,制造业和服务业在GDP中比重特别低的国家,其经济增长与GD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目前关于城市化工业化的联系一般有三种观点(AlvarezCuadrado和Poschke,2011Brck
er,2012Davis和He
derso
,2003Fay和Opal,2000Glaeser,2013Glaeser和Gottlieb,2009Golli
等人,2016年Hamer和Li
,1987年Lucas,2004年Michaels等人,2012年),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良性循环。
一、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
理论研究提出了工业化导致城市化的几种途径:工业化导致了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经济转型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雇用更多的农村人口,工资更高工业为农村人口创造更多的服务业就业机会由于城市生活比农村更好,工业化导致了农村向城市迁移。总之,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发展经济学的标准理论认为城市化和工业化本质上是同义的,反映了一个程式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业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结构转变涉及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AlvarezCuadrado和Poschke,2011Brck
er,2012Michaels等人,2012年)。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自然和必然结果,因为工业化需要大量劳动力和其他投入从农村农业部门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Hamer和Li
,1987)。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涉及两种现象:需求转移和供给转移。在需求方面,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的收入份额下降,用于工业产品和服务的收入份额上升。这一过程提高了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和其他投入相对于农业的回报率,使劳动和其他投入从农村农业转移到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在供给方面,由于工业技术进步更快,资本积累、规模经济、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带来的收益大于农业,所以工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相对于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可能会下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成本的降低可能会导致该行业大量劳动力流入,从而增加城市化(Williamso
,1988年)。
工业化导致了城市化,因为它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城市。城市化进程通常始于一个地区内建立工厂,产生劳动力需求。其他企业,如建筑制造商、零售商和服务供应商跟随工厂,以满足工人的需求。这就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住房需求,从而建立了一个城市地区。随着工业化带来经济增长,对具有城市特色的教育和公共工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