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城镇化、工业化与粮食安全关系研究前言
当今世界,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并称为全球三大经济安全,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更是粮食消费大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既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保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战略。虽然自2004年我国粮食恢复增产以来,已实现连续9年增产,粮食安全基础得到加强。但由于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日益突出、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断加剧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加、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
建设中原经济区,首先要破解“三农”难题。河南的省情是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缩影,河南如果能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那么中国的“三农”问题可以迅速解决。河南只有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加快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粮食安全问题,河南不仅是中国的粮仓,也是中国的“人仓”,具有比较优势。
粮食安全面临需求刚性增长、增产瓶颈制约、国际贸易劣势、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三化”协调发展的挑战。粮食安全即是生产安全、消费安全、贸易安全、经济安全,又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的完整理念,这几个体系几个系统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粮食安全的概念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个系统。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主要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
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不仅解决了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向省外调出粮食300多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构建中原经济区,可以联结以河南为主体的内陆平原农区,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统筹粮食生产,增强粮食稳定增产的内生动力,中原经济区的粮食安全模式是“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具有典型的样板和示范作用。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对河南的各种发展战略(如中原城市群建设)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与提升,形成一个更大的、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规划相衔接、与中原崛起需要相适应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为中原崛起提供集聚产业、资本、人气、政策平台。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每年调出400亿斤粮食及其制成品,但其人均财政支出却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