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汗法和吐法
(一)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对于很多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出汗,并不把出汗当作一个主要的目的,这需要明确。汗法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出汗,汗法作用不仅仅是发汗,开腠理发汗,调畅营卫,宣发肺气这类远远不止发汗的范围。不仅能祛邪,还能调正。这是全面正确看待汗法的要求。适应病证:外感六淫之邪所引起的表证,最多的当然是感冒。不管是风寒风热之类,是外感六淫引起的。除此之外,汗法常多用于这样几个方面:麻疹初期,疹发不畅。水肿初起,这水肿初起多指的,也有外邪因素的这种风水证,所以往往以上部为主,甚至于头面开始。风水证来势比较急,那是由于外邪束表这个因素,往往基础体内也有水道不畅。外邪束表,肺气不宣,通调水道功能障碍,水湿泛滥,以上部为主。一般水肿初起,往往风水证在这方面运用。常用分类:形成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大类。在使用注意上,首先辨清病邪的性质,风寒风热这个最基本的阴阳先要分清楚。
f其次汗法使用注意是中病即止,慎勿过量。第三、不宜久煎,这个是煎服方法当中非常影响疗效的。特别是辛凉的,不适合久煎。(二)吐法这个吐法作为定义来讲,就是其三个对象、三个部位,吐,吐什么?通过涌吐方法,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饮、宿食或毒物从口吐出的一类治法。三个东西,痰饮、宿食、毒物。那从部位来讲,中焦以上,偏于上部了,咽喉、胸膈、胃脘,在定义里提,这个很简单,因为这个方法现在运用较少。当然吐法,有时候学习当中要注意一个止吐方法很重要。止吐的方法,有的时候一吐引起胃气上逆以后一直吐不可收拾。那就要采取措施,你比如用一点冷开水、冷稀饭,吃一点可以止吐。或者姜汁,冲服可以止吐。严重的用很少一点、一厘两厘的麝香冲服,它可以止吐。适应病证的特点,从临床来看,历来运用吐法适应的病证,包括比如中风的痰涎壅盛;包括像癫痫发作,风痰壅塞胸脘、咽喉;包括食物中毒。下法它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当然这三个词的含义是相似的,但是我们往往使用的时候,攻下或者泻下带有泛指的意思,或者狭义
f指胃肠的一些饮食糟粕积滞,为饮食糟粕冷积这一类;荡涤也用于这类宿食糟粕,但是有时候用于像水饮、痰这一类的病理产物;攻逐光用于攻下瘀血或者积水这类使用,像停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宿食、燥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