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气方剂之概述
补气主要针对气虚证。气虚,气在人体有先天之气、后天之气,气蓄积在气海,有上气海、下气海之分,所以在这里所讲的补气,主要是以脾肺气虚,特别是脾气虚为中心的后天之气。因为后天之气来源是由脾肺化生的水谷精气和摄入的天阳之气结合而成;先天之气,它由肾精所化,肾精化生肾气,那将在后面相关的补阳的方里讲述。这个补气的方它的配伍的基本结构,首先是以补气药为主,像人参、黄芪这类补气药为主,常配伍除湿药。因为由于气的源头在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而气的源头是在脾。而脾的特点呢?它是把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津液。如果说气不足了,运化功能减弱,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得正常运化,转化为病理产物水湿,所以既然用补气药,是治疗以脾气虚为中心的这类证候,那往往伴随脾湿,病理产物挟有脾湿,所以脾就有喜燥恶湿这个特点。那作为用药来讲,就要配伍一定的除湿药。根据不同的情况,补气方剂可以用结合开宣肺气,气行则湿化,配比如桔梗一类的;可以用苦燥的,像苍术、白术苦温燥湿的;可以在补气健脾的基础上燥湿,祛除脾湿;可以用些芳化的药,比如像白蔻、砂仁,都有芳香化湿作用;同时如果脾湿偏重于中下,特别脾虚以后,脾湿下流,那还要通过淡渗利湿、利水来
f祛除这种病理产物。这除湿药是在补气方里应该说配得最多的,它既能兼顾病理产物,又能使得你用的这种补气药补而不滞,这是第一类。第二类,补气经常配伍行气,行气当然有助于化湿,同时行气可以使补气药补而不滞,这是体现了一种通补的方法。因为气具有升举固摄的作用,所以如果气虚到一定程度,往往可以产生气机下陷,常见的脾虚下陷这一类,所以在补气方里,有时要配一些升提药,像补中益气汤里的升麻、柴胡,小量的这类的使用。就是说针对气虚引起了气机下陷,要结合一些升提药,升阳举陷。补气的配伍方式,往往这一类、这一些多。其他比如还有一些有的气血兼顾了,可以配一点养血药,当归是常配的,因为考虑到气血阴阳互根,这也是常用一种方法。配除湿、行气,这是最普遍的。这是补气方的一个基本结构。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半夏、陈皮名六君子汤,除却半夏名异功,祛痰补气阳虚饵。或加香砂胃寒使。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二钱,甘草一钱。气味中和,故名君子。二陈除痰,四君补气,脾弱阳虚宜之。
补气的代表方、基础方是四君子汤。它出自《和剂局方》。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