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问题各影响程度间转换时会计处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修订后准则中对长期股权投资定义更为准确,将原“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改为按照金融资产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对于因核算边界重新界定而带来的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转换问题的学习和理解,显得更加困难1初始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性投资因追加投资重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CAS2(2014)第十四条规定:因追加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均应转入当期的投资收益。同时CAS22(2014)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其他资本公积,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再从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处置当期投资收益。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非处置,企业还是继续持有该投资,持有期间就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显然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谨慎性的要求,也与CAS22(2014)的规定相矛盾。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的目的是为了将持有过程中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入处置损益,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未处置,所以因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追加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当日不需对其进行结转,待处置时再将与其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当期损益。2因处置投资,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CAS2(2014)第十五条规定:因处置投资,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剩余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全部综合收益,一并转入终止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当期的投资收益。对于这条规定中,有两点疑问。第一,将剩余股权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继续持有,而不是处置,持有期间将公允价值变动(剩余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与CAS22(2014)规定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相矛盾;第二,剩余股权原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这与新CAS2规定“只有在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才能将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损益”相矛盾。因处置投资将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质上是将长期股权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持有至到期投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