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陆续布局中欧班列业务,与内陆城市班列主要服务本地区货源不同,沿海港口开行的中欧班列带有明显的“跨境转运”特点,货源分布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东、江浙等地货物沿海运至大连营口等北方港口,换装中欧班列发往俄罗斯欧洲;日韩区域、东亚其他国家的集装箱货物通过我国沿海港口,换装海铁联运陆桥新通道运至欧洲。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三星等电子产品。港口直接腹地,腹地货物搭乘沿海港口开行的中欧班列,运往欧洲方向。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沿海港口通过连接海上航线与中欧班列,正在为我国东南沿海、日韩等地货物搭建起通往欧洲中亚地区的国际物流新通道,并将逐步发展成为辐射陆海、双向开放的“一带一路”运输网络重要枢纽节点,其班列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中欧班列发展对港口水运的具体影响
1中欧班列总体规模小,对沿海港口运量的影响微小。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017年,中欧班列运量约30万TEU(大部分为重箱出口),同期我国外贸集装箱重箱出口总量约6800万TEU,中欧班列占比04;经陆路口岸公路运输进出境重箱约350万TEU,占比51;其余6420万TEU重箱均经沿海港口运输,占比944。总之,中欧班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战略新通道意义和提升所在城市在全球版图中地位等方面,但从运输市场所占份额上来看,对沿海港口总体影响不大。
按照铁总最新公布的班列开行计划,预计2020年中欧班列将达到7500列,届时运量将超过70万TEU,20172020年年均增长超过30,在我国外贸重箱生成量中的比重预计达到1左右。
2内陆城市开行中欧班列对沿海港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欧洲方向箱源的分流。
中欧班列对内陆地区的欧洲方向箱源的吸引、分流作用凸显,但在当地整体外贸箱源中所占比例很小。分流效果由东向西递增。
以西部的川渝地区为例。川渝地区是中欧班列开行最早、开行班列数量最多的地区。
2017年,四川、重庆通过中欧班列运输的箱量分别为23万TEU、27万TEU,分别占川、渝当地外贸箱(重箱)源量的53、42。但川渝欧洲方向集装箱运输中,中欧班列所占比重已超过20。详见图2。
本文对川渝进出欧洲方向的货值、箱量的运输结构变化分别做了分析:从进出口货值看,随着“渝新欧”“蓉欧”班列开行,海运和中欧班列运输货值占比呈此消彼长态势。2010年以来,川渝进出欧洲方向货物货值由77亿美元增长至228亿美元,其中:航空货值比例稳定在50左右,中欧班列从无到有,货值占比提升至22;海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