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配件、粮食、红酒、咖啡豆、木材等品类;物流服更加精细,附加值不断提升,如保温箱、冷藏箱、开顶箱、挂衣箱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及各种特色的拼箱服务,已占到每趟班列的一半以上。中欧班列有效地带动了我国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
中欧班列途经中亚、俄罗斯、东中欧、蒙古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到中亚地区的交流量利用中欧班列运输也趋于常态化。中欧班列正在成为新时代亚欧国际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际陆路运输的“中国方案”。
从未来发展看,班列能否持续大幅增长取决于国内经济复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及国外市场对我国商品需求增加等因素,更与面向中亚及欧洲的大物流、大通关进展有着密切关系。十九大以后我国产业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当前及未来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可以预见,未来中欧班列发展前景总体看好。
2内陆节点城市在中欧班列物流网络体系中的层级发生分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我国的外贸箱源90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以海运为主要路径。内陆地区的外贸箱源则高度集聚在长江经济带为轴线的城市群以及重要铁路通道沿线的部分内陆中心城市。常态化、规模化的班列开行城市与内陆箱源分布高度吻合,运输需求在班列运营中起到基础支撑性作用。目前中西部的重要枢纽城市,如成都、重庆、郑州、武汉四市,正在快速形成内陆地区的“高地”,集中度和辐射力都在大幅提升。未来随着中欧大物流大通关的发展,中欧班列对节点城市的物流、海关、金融、信息等综合服务环境将提出更高要求,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将进一步提升。
当前,中欧班列路径重复现象较为严重,既造成往返空载率居高不下、资源浪费、物流成本提高,也导致对外谈判铁路运价难度增加。若除去政府补贴因素,当前的大部分线路仍存在亏损情况。未来各地开行中欧班列考核目标,将不再单纯地以开行数量作为判断,其载货率、货值等反映班列实际运营情况数据将是重点考核方向。加强中欧班列资源整合势在必行。未来,我国将形成以若干个有充足箱源支撑、城市综合服务水平突出的枢纽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班列大格局。引导运营企业朝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逐步市场化的目标发展。
3沿海港口城市依托中欧班列搭建海陆统筹的国际物流新通道,跨境转运枢纽功能不断增强。
东部沿海地区的对欧贸易仍以海运为主。近年来,部分沿海港口城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