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与学生谈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事情都是有归因的,单单与学生讲大道理理是不成的,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应找出原因,对症下药。二、尊重来访学生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要尊重,这对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非常重要的。
f学生前来咨询,已经鼓了很大勇气而且也表明其本身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缺点”并想改造。所以,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应该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或传递给来访学生,要对咨询学生给予尊重和感情的接纳。对他接纳有利于他自身的表达,更可以增强他改正“缺点”的信心。
无论来咨询学生是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感情,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作为咨询老师都能够接纳它,应沉着、冷静、温和地倾听来咨询学生的倾吐,并适时给予接纳鼓励,如“噢”“嗯”“原来是这样的”“是这样吗?”等话语。
四、真诚接受来访学生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真诚的眼睛是清澈的,声音是甜美的,态度是和缓的,行为是从容的,举止是涵养优雅的。故诚能行之永久,是处事立身的根本,是人生休咎的关键。在咨询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应没有防御式的伪装,不要自我隐藏、戴假面具、扮演假角色、或完成例行公事一般,而是表里一致、真诚可信地以真正的自我投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真诚给来访的学生树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可以让他同样真诚信任你,让学生觉得你在帮助他,使其相信老师可以帮助他解决一些问题。并告诉来访学生,老师能够为其提供哪些帮助和服务。让他(她)把自己的想法、看法表达出来。五、与来访学生保持“同感”心理辅导老师将自己放在当事人的地位和处境中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经历他所面对的压力,体会他的处境,进入他的情绪和思想领域中,以他的眼光去看世界,以他的心情去体会,而且,也以他的思想来思想。当教师自己的主观看法,设身处地的投入时,同感的了解往往就会自然出现了。但是,辅导员要注意将同感与同情区别开来。因为当一个人处于危难痛苦之中时,他所需要的是同感的了解,而绝对不是同情与怜悯。在这一点上,容易产生一些误解,以为当事人很渴望辅导员的同情,但其实不然,因为在当事人寻求别人帮助时,通常在那一段时间里其自我形象会偏低,而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