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心理咨询是指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其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其帮助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有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专业人员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心理咨询主要依赖于辅导者和来访者之间能否建立起互相信赖、合作无间的帮助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来访者投入到辅导过程之中,愿意说出自己的心理话、甚至自己的隐私,相信能改变自己的愿望、坚决配合的决心。因而在咨询过程中,良好关系的建立与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校心理工作者或者班主任来说,为建立良好帮助关系使来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纠正歪曲的、防御的或排斥的感情,应注意作好咨询信息保密工作,以温和态度、尊重和真诚对待来访学生:
一、做好来访学生的信息保密工作在会谈前时,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很有必要向来访学生澄清保密性的问题,对咨询过程中必要的记录给予说明,对所谈内容和隐私权的保密与尊重作出肯定性承诺,以此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获得安全感,从而保证其自我探索的进行。因为咨询中的人际关系不是建立在社会交往的立场上,而是建立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时间内,具有隐蔽性和保密性。但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深度超过了一般的社会友谊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是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小心地建立起来的,因此学生营造一种安全、信赖的氛围,使其获得安全感是极其重要的。例如,一般未经学生许可或法律不允许,不泄露会暴露学生秘密;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引用和科研写作、活动交流时,须隐去学生姓名、住址、电话等可以辨认出特定个人的个人化信息,等等。二、热情友好、温和对待来访学生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可利用学校现有音像设备如广播、电视、黑板报进行广泛宣传,然后开展心理专题讲座等形式活动。让学生懂得中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都是正常的,而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的人,反而是不正常的。让学生能够有心理问题时,能自愿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会谈时,来访者往往比较紧张、局促,因此心理辅导老师的态度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热情友好的态度给人以亲切感,可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对来访者所谈的内心问题,不管是常规问题还是新问题,都要表示出极大的热情,都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倾听问题的陈述,并把它当作新颖的、独特的问题来处理。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用温和态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