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真实、形象的一面展示在大家面前,因此档案袋评价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此外,单一的档案袋评价也不能全景式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用一个档案袋来代替对学生全面的评价。因为档案袋评价是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展示而开发的,过程式的评价完全不能代替终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它往往对孩子的优点暴露较多,而会忽略孩子存在的缺点。因此,仅仅有档案袋评价来代替期末的学习手册也是不完全合理的。鉴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采用“手册加档案”的期末小学生综合评价报告形式。2.学生评价手册改革的探索与创新.实施学生评价手册改革在于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改革措施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创新性。因此,创新思想的体现将是学生评价手册改革的亮点。本次学生评价手册改革不
f落俗套,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出了丰富的创新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具体开展学生评价手册的改革尝试,从而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1)扩展评价内容,丰富评价指标。).实验前学生使用的是单张的《学生素质报告单》,此报告单不分年级高低,每学期每生一张。该素质报告单是结合研究课题《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而制定的。不难发现它在学科评价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改革。如语文学科成绩由原先的单项“语文”改革为听说、朗读、阅读、写作、写字五项内容。评价结果由原来的分数制改革为等级制。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变了“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定成绩”的评价模式。但是,经过学校四个学期的具体实施,逐渐发现素质报告单其评价内容不够全面,标准不够明确,方法比较单一。为改变上述状况,课题组不断探索,结合理论和实践扩展评价内容,丰富评价指标,尤其增加了对于非学业内容的评价。(2)纵横交汇、分项评价:按年级、学期纵向分层,一学期内各学科横向分项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手册的全面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在扩展评价内容,丰富评价指标的思想指导下,课题组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和教学实际,认为同一学科在不同年级和学期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在不同学期应使用相应的评价手册,同时原有学科评价指标单一,不能体现学生在同一学科内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情况。下面以语文学科为例,简单介绍在学生手册评价改革中如何体现纵横交汇、分项评价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教学分为五大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