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idgeU
iversityPress2000,第60页,注50。③另一部为《夷夏东西说》,见傅乐成编:《傅斯年先生年谱》,《傅斯年全集》第七册,台北:联经出版社事业公司.1980年,第2644页。④王沉森:《思想史与生活史有交集吗?》,收入氏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8325页。如王先生所引傅氏1926年致胡适信中明确指出,“论古代方术家,当先清理汉朝之一笔账”。⑤傅斯年:《赤符论》目次,转引自王、况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第318页。44之一①傅氏转向史学的原因不甚清楚。王沉森先生认同学顾颉刚18931980的影响有关。如本文所讨论的傅氏治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思路与方法及其对建史语所并扛起史学只是史料学的大旗,要扩张研究的材料扩张研究的工具其对待古史及史料这也正说明他受顾氏的影响与刺激。综上所述,正是清醒地认识到其所处时代为怀疑的精神朴学家的方法和精神等又汲取各种西洋人的研究学问法如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德国又受其同时代人如胡适、顾颉刚等学术思想的影响,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治学思想与方法。下面即以《辨证》为例试作具体分析。正自然科学看待历史语言之学。此虽旧域,其命维新。材料与时增加,工具与时扩充,观点与时推进,近代在欧洲之历史语言学,其受自然科学之刺激与补助,昭然若揭是用新材料工具观点解决旧问题的典范,正体现他所说的辨证》是1947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时傅氏所提交两部代表作之一,认为而牵连甚多。……以语言学之立点,解决哲学史之问题,是为本卷之特点,在中国尚为初创”③此虽而大部分写成于抗战前,但之前傅氏对中国古代思想史问题已有较长的思
f考过程,亦可见其对此一问题的认识及治学思想与方法的变化。早在1926年,他已经考虑内容不下于南朝这些东西,百分之九十是言语学及文句批评,故但严追亭林(言语学)百诗(章句批评)之遗训,加上近代科学所付我们的工具而已。如有成就,看来决不使他像一部哲学史,而像一部文书考订的会集第七卷P3643)。这时傅氏似受顾颉刚国古史的极大影响,认为它乃是一切经传子家的2P3934241930他以正形’为副标题该目次以汉以前为胎论两汉为旨论汉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