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中词句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讲述《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多读,初步理解文言文内容,感受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2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中词句意思。
3聆听音乐,感受伯牙和锺子期的知音之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文言文的简练和深刻。
2体会音乐和绘画艺术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伯牙的琴声,大胆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2难点:理解文言文中字词的意思和用法进而理解整句和文章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高山流水》的乐曲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伯牙鼓琴
f1会写3个生字,读准“汤”字在文中的读音。2理解“鼓”“志”“巍巍”“汤汤”的意思,不要把“太山”写成“泰山”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绪,分享听音乐的心得。【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1上课之前我们先听点音乐,听完后说说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表达感受教师及时评价:知音乐者,也会倾听者,也懂音乐者,也。2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言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二、板书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伯牙鼓琴》。2解题。①“伯牙鼓琴”是什么意思呢伯牙弹琴,鼓是弹的意思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三、初读文本,读通课文。1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出示课件1:自读要求。①读准字音,注意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可以用“”标记。②读出情感和文言文的节奏及韵味。2出示课件2:课文朗读节奏划分。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
f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教师先示范朗读,然后学生自读,教师评价。设计意图:
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为下面朗读和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四、理解文言文。1出示课件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然后小组讨论,理解文言文的意思。2出示课件4: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有注释的字词就借助注释来理解,没注释的就联系上下文或者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补充再者,借助工具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