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豪放派词的主要特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临空飞来,划破历史的时空,用滔滔大江淘洗古中国千百年的英雄人物,实在出人意表,创出了阔大雄浑的艺术境界,读者的思维也仿佛伴着这滚滚东去的江水而放纵奔流,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接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描写古战场的雄壮之景,以势夺人。用“乱”“惊”摹形状态,借“穿”“卷”活化背景,使古战场雄奇豪迈而又富有虎虎生气,一扫“诗庄词媚”的旧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两句又是一幅对联,并且对得很工整,很有气势,这不能不说是苏词炼字艺术的魅力。所以,这三句写景状物,以苏轼特有的豪放之气荡涤着读者的心胸。苏轼的《赤壁怀古》,在仰慕古英雄的时候,自然带出了自己的失意之情。结句“人生如梦,一樽不酹江月”,看似消极悲观,实质上是借佛、道思想放松自己,安慰自己,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豁达。苏轼是一位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的书生,在遭受“乌台诗案”的坎坷,身贬黄州之后,佛、道思想的清旷达观襟怀成了他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所以苏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人生如梦”为和平之语,是豪放之中透出的旷达。
八、鲁迅《秋夜》中的象征体系是怎样的?
这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通过描写肃杀、寒冷的秋夜中的各种景物,表现了作者当时孤独、苦闷、激愤的心境,体现了作者与恶势力进行不妥协斗争的精神。文章描写的是秋夜里一些有特征、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景物描写背后贯穿的是深沉含蓄的情感线索;在行文上,则以“我”的视点游动为转移。
写后园:“……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什么反复点明枣树?历来有争议。大概是为了表明枣树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表明作者在各种景物中突出枣树的形象。另外,作者还有可能是为了表现一点语言的谐趣。此数语可视为本文文眼,就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荷塘月色》中的文眼一样,因为它们是写“我”的孤愤心境的起点,是理解本文写景意蕴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纽。
写夜空:它奇怪而高,非常之蓝,着着星星的冷眼而自以为大有深意,并给大地降下繁霜。其特点是:高远,冷漠,险恶。它象征着黑暗势力,或者象征着黑暗社会。
写小粉红花:它是无名花,开得极细小,冻得红惨惨的,可还做着春天的梦。其特点是:弱小,受害,纯真,盲目乐观。它象征着社会上心地单纯而善良的受压迫的弱势人群。
写枣树、夜空和月亮:枣树比小粉红花看得、想得更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