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来伴随着西方对福利国家失败和政府工作低效的检讨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政策工具日益受到关注注参见陈振明《政府工具研究与政府管理方式的改进》《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与此前的“新公共行政”思潮注重民主和公共理念相比“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管理主义”倾向于注重对市场机制、工商管理技术和社会化手段的应用从而更加注重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手段与工具注参见陈振明、薛澜《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看作为达成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注参见陈振明等《政府工具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政策工具是随着政策执行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增加对政策执行方法和手段要求提高而逐渐受到关注注参见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67269页。是作为对“各种政策失灵是由于对政策工具的知识不足造成的”注荷HA德布鲁金、HAM霍芬《研究政策工具的传统方法》载美盖伊彼得斯、冯尼斯潘主编《公共政策工具》顾建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这种判断和责难的一种响应。在这种背景下研究者在注重公共决策过程和公共政策本身的科学性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执行政策的过程更加注重在执行政策的不同方式和工具之间进行权衡、评价与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政策工具研究在西方世界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其研究成果主要有胡德的《政府工具》、盖伊彼得斯和冯尼斯潘主编的《公共政策工具》、戴维奥斯本和彼得普拉斯特里克主编的《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ES萨瓦斯著的《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莱斯特M萨拉蒙等人主编的《政府工具新治理指南》、托马斯思德纳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胡德等人编的《数字时代的政府工具》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著的《环境政策的工具组合》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政策工具越来越与行政体制改革和具体领域的公共管理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主题是如何通过政策工具的创新和选择优化来改善公共管理实践。除了上述列举的著作外在财政金融领域还有大量关于财政金融工具的著作。这与经济学向来注重政策工具研究并对公共管理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是密切相关的。
虽然在体制改革和改善公共管理效能的背景下政策工具及其理论研究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但是从文献的角度看政策工具的理论研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