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会计报表主线:确定合并范围→调整→抵消→投资、受资关系(1笔分录)→投资收益、净利润(1笔分录)→应收账款(3笔分录)→存货(3笔分录)→固定资产(无形资产)(4笔分录)→涉及抵消分录的共12笔主要分录,这些分录是固定的,只不过金额需要根据具体业务确定。如果出现了相关业务,则每笔分录都想到,没有发生额的不写分录。一、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控制+投资)→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全部子公司:1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①直接拥有;②间接拥有;③直接+间接拥有;2半数以下表决权:①协议;②章程;③董事会多数成员的任免;④董事会多数表决权;3潜在表决权:当期可转换的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4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四类公司、企业或单位:①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②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③合营企业;④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如联营企业。二、调整分录1对子公司进行分类:(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的子公司;调整事项:会计政策、会计期间按照母公司调整(一样的不用调)。(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子公司;调整事项:A、会计政策、会计期间按母公司调整(一样的不调);B、对子公司的合并报表日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按照购买日的子公司的可辨认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具体内容见教材P142,4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P143【例7-13】。如果购买日子公司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则此处不需要调整,见教材P407【例19-9】。2调整分录: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调整成本法下和权益法下的差异(1)成本法下的账务处理只有一笔分录,即子公司分红时,借:应收股利(银行存款)贷: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金额为投资日至上年末止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额×持股比例长期股权投资(倒挤的,可借可贷)(2)权益法的账务处理三笔分录,每笔分录都有“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科目取决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的原因:①子公司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对应科目“投资收益”;②子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对应科目“应收股利”或银行存款;③其他原因导致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对应科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把成本法下和权益法下的差异调整了,调整后得出新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等。三、抵消分录:注意:1、合并会计报表“只调表不调账”,调的是“表”,而不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