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氟沙星合成工艺的比较1、概述
诺氟沙星又称氟哌酸,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及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和副作用小等优点,而且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杀菌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及尿道炎等的治疗。其基本结果如下
F
NHN
O
O
分子量:31934
OH性状: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酸、碱溶液,极微溶于水和
N
醇。
无臭、味微苦。
2、经典合成路线
诺氟沙星的合成发展至今,已有数十种合成路线,但有8种经典的诺氟沙星的合成路线。
其余的路线都是通过这8种优化衍生而来的。按其反应的最后两步关键步骤,可以把这8
条路线分为3类:(1)羧基化类,(2)哌嗪化类,(3)成环类。
21羧基化类
该类反应的最后一步是生成诺氟沙星上的羧基,其包括酯基水解和乙酰基氧化。按其起
始原料可分为以下几类。
211以2氟5硝基苯胺为原料
NO2
NO2
NO2
1NaNO2
HN
NH
Fe,HCl
NH22CuClF
CL
F
N
F
NH
NH2
EtOCHC(CO2Et)2
F
N
F
NH
NHN
OOO
NH
O
O
F
NHN
OF
1OHN
(2)HN
HN
优缺点:原料来源困难,操作繁琐,收率也较低。212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
EtBr
O
O
OH
N
fF
Cl
CH2COCH2CO2Et
FH3CH2COOC
HC(OEt)3Cl
N
NH2
H
COCH3
F
200℃
Cl
O
F
COCH3
F
HN
NH
Cl
N
N
HNCH2CH3
O
F
COOH
O
COCH3
EtBr
NH
O
COCH3
NCH2CH3
NaOCl
NHN
NCH2CH3
优缺点:避免使用了EMME。缺点是有一些副产物,用于合成喹诺酮酸酯收率较低,且质量较差。而且环合时需要250260℃的高温,能量消耗较大。22哌嗪化类
该类反应的最后一步是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哌嗪取代氯原子使苯环哌嗪化。221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
O
F
F
EMME
O
CH3
250℃
Cl
NH2150℃Cl
O
CH3
N
H
O
O
O
F
OO
O
CH3EtBr
F
O
CH3
Cl
N
H
Cl
N
HOH_
O
O
O
O
F
OHHN
NH
F
OH
Cl
N
N
N
HN
优缺点:。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是各厂家经常使用的方法。但。反应温度较高,反应时间较长。收率偏低,仅为52左右。221以7氨基喹啉羧酸为原料
fFH2N
OCOOH
NH(CH2CH2Cl)2
NCH2CH3
F
NHN
OCOOH
NCH2CH3
23成环类该类反应的倒数第二步的环合,为关键步骤,但该反应只有一种,以2氯4氨基5氟
苯甲酸乙酯为原料,最后经PPA环合而成。
FH2N
FNHN
COOCH2CH3
F
NH(CH2CH2OH)2
Cl
N
HN
COOCH2CH3
CN(1)PPA
N
(2)H2SO4
CH2CH3
HN
COOCH2CH3
EtNHCHCHCN
Cl
O
F
COOH
N
N
CH2CH3
3、工艺改进在这些合成路线中,221中提到的路线由于原料易得是比较常见的合成方法。但仍存
在比较大的问题:(1)环合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