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条件(自然的或人为的),经过一定过程形成的,条件反射大大地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问:反射的结构基础又是什么呢?学生:反射弧。多媒体显示反射弧模式图解。
f学生回顾完整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五部分,然后用动画展示反射一般的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强调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举例分析。
讨论:1、被针刺后先感到刺痛还是先缩手?为什么?(先感到刺痛)2、假如传出神经的某处受损,手被针刺后,会不会有缩手反射发生?还能否感到刺痛?(有感觉但没有缩手反应)(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点评并分析)(过渡)我们知道人体由许许多多细胞构成,如肌肉细胞、血细胞等,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叫神经细胞或神经元。反射弧中,由多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那么这些神经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展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并叙述各部分结构: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完整的高度特化的细胞,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可分为轴突和树突,突起的周围有髓鞘,长的树突、轴突和髓鞘共同构成神经纤维。细胞体适合综合处理信息和作为代谢中心;突起适合接受和传递信息,髓鞘则起着绝缘的作用,使许多神经纤维可以同时传导而互不干扰,从而保证神经调节的精确性。(屏幕显示肌肉细胞、红细胞等不同细胞)教师:我们现已知道了神经元的结构,请同学们观察神经元与屏幕显示的细胞有何区别?学生:细胞体上有许多长短不等的突起。(过渡)神经元有许多长短不等的突起,这与它的功能(传导信息)息息相关。神经元能受到一定强度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那么兴奋是如何由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
2、兴奋的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讲述: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Na、K等分布不均匀,膜内的K离子浓度远高于膜外,膜外的Na离子浓度比膜内高,因此,Na、K分别有向膜内流入和膜外流出的趋势,但它们能否
f流入或流出以及流入量、流出量的多少却取决于相应离子通透能力的高低。多媒体展示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图解:(教师引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