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为:3040Mpa
1、材料技术要求①、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5,选用初凝时间在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PC复合硅酸盐、PS(矿渣硅酸盐)或PPC(火山灰质硅酸盐)强度等级不高于425的水泥。碎石应选用硬质岩反击破扎制,碎石中针片状含量≤18、压碎值≤28、最大粒径≤375mm,集料应按公称粒径19315mm、9519mm、47595mm、0075475mm四种规格分档备料。施工中还应严格控制集料的级配,特别是细料的含量,改善集料的级配可以明显增加水稳碎石基层的强度、耐久性、抗裂和抗冲刷性能;集料
f中的细料含量对于其干缩和温缩性能影响也很大,因此级配的选择是
保证基层质量的基础。在基层施工前在提供的级配范围的基础上,对
集料颗粒组合进行多种试配,并优先确定骨架密实型级配,以确保在
经济性、技术性满足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质量。确定配合比见下表:
5水稳配合比
公称粒径(mm)19315
9519
47595
0475
配合比()
20
30
27
23
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集中拌和→运输、摊铺→处理接缝→整形碾压→养生3、具体施工方法①、准备工作(1)原路面经过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签字认可后,才开始铺筑;(2)各种原材料进入拌和场前,及早检查其规格、品质和数量,并按规定要求对其抽样检查,将检查结果报监理工程师。②、施工放样(1)在验收合格的路基上恢复道路中心线,每10米设标桩,桩上划出底基层、基层设计高和松铺厚度的高程;(2)特殊地点,如雨水口、弯道进行加密标桩;③、现场集中拌和(1)现场配置400型稳定土厂拌设备,计量采用电子配料系统以保证准确配料。测定料场粒料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2)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略大于最佳值1左右,使混合料运到
f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3)拌和时间从粒料全部入斗至出料不少于120S保证拌和均
匀。(4)卸入运输车辆时设专人对混合料的质量进行检查,保证配
料准确,混合料含水量适中。当发现质量不稳定时,及时找出原因进行调整。
④、摊铺(1)自卸车运送混合料到现场,直接倒入摊铺机,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同。混合料从拌和到碾压之间延迟时间控制在3~4h,必须延迟时间的不应超过水泥终凝时间。因此,采用流水作业法,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一般情况下,每一流水作业段长度为80m~100m。⑤、整形、碾压(1)初步整平后,用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暴露出基层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