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体,右盘放置砝码,当左盘放
入被测物体后天平的平衡必然被打破,再通过加减砝码及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无论是
调节阶段还是称量阶段,判断横梁是否平衡时不一定要等到指针静止,只要指针在中央红线
两边的摆幅一样时即认为横梁已经平衡。选项(A)、(B)、(C)是正确的措施,(D)是不
必要的措施,因而本题选D。
答案:本题应选D
知识点三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例题3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两条纸带,如图所示。某小组4名同学观察纸带后,
各发表意见如下,说的正确的是
()
A、由于第一条纸带点与点之间距离不均匀,说明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不同的。
B、由于打点计时器均匀的振动,不论怎样拉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总是相同的。
C、第一条纸带有7个点,拉纸带的时间是014秒。
D、以上说法都有错误。
解析: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物体规律的振动来计时的,因而打点计时器的任意相邻两次打
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相同的。所打点的间距不同是由于拉动纸带时的速度不均匀造成的,
但无论怎样拉纸带并不会影响两次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选项(A)是错误的,而选项(B)
是正确的。第一条纸带有7个点,但时间间隔是7-1=6个,因而拉此纸带的时间间隔是t
=002秒×6=012秒。选项(C)是错的。
答案:本题应选B
知识点四估测
例题4如图所示,某校初三学生正在进行升旗仪式,
该校旗杆的高度为()
A、4米
B、7米C、10米D、12米
解析:本题属于估测题。在估测题中要善于利用身边
的数据进行比较。本题各选项值的差异不大,很难直接作
出判断,需要充分利用题图中的信息进行解题。由题中
f“初三学生”可以得到学生身高约17米左右,当然学生身高的个体差异往往很大,但图中既然是五位同学,都偏低(如低于15米)或都偏高(如高于18米)的可能性可以排除。再由图可以看出旗杆高度约为学身身高的四倍,因而旗杆高度为17米×4=68米,约7米。
答案:本题应选B
知识点五间接测量例5测量硬币的直径,可采用什么方法?解析:由于不能准确判断硬币直径的位置,所以直接用刻度尺不可能准确测出,必须考虑特殊方法
方法一:借助两把直角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6甲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图6乙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图6乙所示,需注意刻度尺的零刻线必须对齐桌面)。
图6
方法二:让硬币从纸上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