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03测量的历史
课程学习标准
这一节你将学习长度、质量和时间的一般测量方法
1.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测量的要素是单位和量度工具。
过程与方法领悟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巩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掌握间接测量的一般方法
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质量
掌握一般的估测方法
能初步使用打点计时器的研究物体的运动
2.知识网络图
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千克(kg)
(1)质量的测量
测量仪器:托盘天平
(2)长度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主单位:米(m)测量仪器:刻度尺
国际单位制主单位:秒(s)
(3)时间的测量
测量仪器
秒表打点计时器
教材内容详解(现象、概念与规律)
概念辨析
1.质量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的物质的多少就叫质量。质量是物体
的一种属性,为什么这样说呢?例如,将一只铅笔盒从北京带到上海,它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变,因而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即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物体的质量也不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如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一段时间后结成了冰,虽然状态变化了——由液态变成固态,但是质量不会变化。另外,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后质量也不会随着改变,如将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后泥的多少不会变,即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化。还有,物体的温
f度变化了,它的质量也不会随着变化。综上所述,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位置、状态、形状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我们说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2.误差
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难点释疑
※如何进行估测?其实,估测也是一种测量,只是相对粗糙些罢了。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对研究对象进行估测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上就存在着很多比较标准——“单位”,如我们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一“”长约2分米,还有我们自己的身高值等,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比较标准对其他物体的长度进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