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曲霉内酯式洛伐它汀的检测方法,事实上仅适用于检测红曲中的内酯式Mo
acoli
K。罗仁才16等用NaOH将红曲样品碱化处理,使内酯式Mo
acoli
K全部转化为酸式,以HPLC法测定了红曲中Mo
acoli
K的总量。但上述方法都忽略了红曲中两种结构的Mo
acoli
K的含量和比例,因此不能真正体现功能性红曲的产品质量。目前,功能性红曲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法厂商甚至采用掺入洛伐它汀的方法造假,目前仍未有国家标准可检测红曲中两种结构的Mo
acoli
K的含量。许赣荣17等将红曲样品的pH控制在67之间,使两种结构的Mo
acoli
K在测定过程中不互相转化,然后用文献报道的色谱条件分别测定了红曲中内酯式和酸式Mo
acoli
K的含量,该方法对于天然功能性红曲的鉴别和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22桔霉素的检测目前红曲中桔霉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HPLC结合紫外检测法、HPLC法结合荧光检测法、酶免疫法等。紫外检测的最低检测浓度通常为1mgml,而荧光检测的最低检测限可达060
g,更适于功能性红曲中微量的桔霉素的测定。酶免疫法测定桔霉素
。许赣荣14等对不同的红曲菌菌种进行统一的液
态培养和固态发酵,并对所得到的液态发酵液和固态发酵红曲米的色价和桔霉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到了高色价低产桔霉素的红曲菌菌种,经鉴定为紫色红曲菌。14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提高红曲中Mo
acoli
K的含量并控制桔霉素产生的主要途径是优化发酵工艺和菌种筛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红曲菌菌种可望从根本上解决桔霉素生成的问题。通过对红曲色素、Mo
acoli
类化合物和桔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发现这三类物质都是聚酮体化合物,由聚酮体合成酶PKSs合成。目前,在某些真菌的PKSs研究领域已有很好的基础理论研究,如土曲霉中与Mo
acoli
K合成有关的PKS基因族已被发现
15
。由于红曲菌中
的3类主要次级代谢产物都是PKSs基因家族的产物,故研究红曲菌PKSs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可能是今后筛选高产Mo
acoli
K且不产桔霉素的红曲菌菌种以及调控红曲菌代谢产物生成的关键。
2
21
Mo
acoli
K及桔霉素的检测
Mo
acoli
K的检测Mo
acoli
K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
灵敏度亦较高,但所需试剂价格昂贵,未能普及应用。样品预处理对于减少色素在桔霉素测定中的干扰亦很重要。许赣荣18等经研究认为,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731为提取溶剂,将红曲样品超声波提取3次后,桔霉素的提取效率最高,同时提
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法HPLC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以C18柱作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