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而且还清楚表明NYHAII级患者也同样获益。此类药还可能与β受体阻滞剂一样,可降低心衰患者心脏性猝死率。1适应证LVEF≤35NYHAIIIV级的患者;已使用ACEI或ARB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仍持续有症状的患者I类,A级AMI后、LVEF≤40,有心衰症状或既往有糖尿病史者I类,B级。2应用方法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尤其螺内酯不推荐用大剂量依普利酮,初始剂量125mg,l次d,目标剂量2550mg、1次d;螺内酯,初始剂量1020mg,1次d,目标剂量20mg,1次d。3注意事项血钾50mmolL、肾功能受损者不宜应用。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环氧化酶2抑制剂,尤其是老年人。螺内酯可引起男性乳房增生症,为可逆性,停药后消失。依普利酮不良反应少见。
五ARB
ARB可阻断A
gII与A
gII的1型受体AT1R结合,从而阻断或改善因AT1R过度兴奋导致的不良作用,如血管收缩、水钠潴留、组织增生、胶原沉积、促进细胞坏死和凋亡等,这些都在心衰发生发展中起作用。ARB还可能通过加强A
gII与A
gII的2型受体结合发挥有益效应。
既往应用ARB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试验,如ELITEII,OPTIMALCHARM替代试验、ValHeFT及CHARMAdded试验等,证实此类药物有效。晚近的HEAAL研究显示氯沙坦大剂量150mg降低住院危险性的作用优于小剂量50mg。临床试验表明,ACEI加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显著降低心衰患者总病死率,而ACEI加ARB则不能。1适应证基本与ACEI相同,推荐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I类,A级。也可用于经利尿剂、ACEI和α受体阻滞剂治疗后临床状况改善仍不满意,又不能耐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有症状心衰患者IIb类,A级。2应用方法小剂量起用,逐步将剂量增至目标推荐剂量或可耐受的最大剂量表6。3注意事项与ACEI相似,如可能引起低血压、肾功能不全和高血钾等开始应用及改变剂量的12周内,应监测血压包括不同体位血压、肾功能和血钾。此类药物与ACEI相比,不良反应如干咳少,极少数患者也会发生血管性水肿。
f(六)药物治疗地高辛
洋地黄类药物通过抑制衰竭心肌细胞膜NaKATP酶,使细胞内Na水平升高,促进NaCa2交换,提高细胞内Ca2水平,发挥正性肌力作用。目前认为其有益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活性,发挥治疗心衰的作用1适应证适用于慢性HFREF已应用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LVEF≤45,仍持续有症状的患者,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尤为适合IIa类,B级。已应用地高辛者不宜轻易停用。心功能NYHAI级患者不宜应用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