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定义: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
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eartfailurewithreducedleftve
tricularejectio
fractio
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leftve
tricularejectio
fractio
HFPEF。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基础土逐渐出现心衰症状、体征的为慢性心衰。慢性心衰症状、体征稳定1个月以上称为稳定性心衰。慢性稳定性心衰恶化称为失代偿性心衰,如失代偿突然发生则称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的另一种形式为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新发心衰。
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从心衰的危险因素进展成机构性心脏病,出现心衰症状,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可分为(表1):
前心衰(A)前临床心衰(B)临床心衰(C)难治性终末期心衰(D)
心衰的阶段划分体现了重在预防的概念,预防患者从阶段A进展至阶段B,即防治发生机构性心脏病;预防从阶段B进展至阶段C,即防止出现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尤为重要。
心衰的阶段
定义
患病人群举例
阶段A(前心衰阶段)
阶段B(前临床心衰)
患者为心衰的高发危险人群,尚无心脏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或)病。体征。
左室肥厚、无症状心脏患者从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已瓣膜病、OMI等。发展成结构性心脏病。
f阶段C(临床心衰阶段)
患者已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以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
有结构性心脏病伴有症状、体征。
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估
一)判断心脏病的性质及程度1病史、症状及体征:心衰患者多因下列3种原因之一就诊:运动耐量降低,液体潴留以及其他心源性或非心源性疾病,均会有相应症状和体征。接诊时要评估容量状态及生命体征,监测体质量,估测颈静脉压,了解有无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及端坐呼吸。
2.心衰的常规检查是每位心衰患者都应当做的检查,l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I类,C级可用于①诊断心包、心肌或心瓣膜疾病。②定量分析心脏结构及功能各指标。③区别舒张功能不全和收缩功能不全。④估测肺动脉压。⑤为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LVEF可反映左心室功能,初始评估心衰或有可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