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1000字》
红岩读后感1000字1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那里却奏响国际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一样年龄、不一样性别、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此刻我们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红岩》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齐。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取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取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就应怎样去活着人就应怎样去奋斗人就应怎样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就应所尽的职责和承担的义务
《红岩》里的人物原型歌乐山的烈士们是一个奇特的英雄群体和文化群体他们几乎人人会写诗。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间地狱里他们拿起笔做刀枪刺向黑暗的社会和凶残的敌人。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