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spi
al123,斯坦福大学Sachi
Katti提出的strider4,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HaoCui提出的速率兼容编码调制RCM方案56,无速率编码可以实现平滑地发送速率自适应,而且其频谱效率远远高于现有的AMC和HARQ方案。更重要的是基于无速率的链路自适应方案的通信系统工作时接收端不需要向发送端反馈信道信息,也不需要估计信道条件,这大大减少了整个系统的额外开销,也降低了系统复杂度。
3)课题的研究目标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31)课题的研究目标
f未来的高频段通信具有高带宽、大衰减、天线小尺寸等众所周知的特性,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毫米波的信道比低频段信道具有更为稀疏的特性,毫米波通信对于能效和谱效具有更高的要求。本课题针对高频段通信信道衰减大,研究低峰值平均比、高频谱效率的联合编码调制方案,该编码调制方案还具有无缝链路自适应优点,比现有通信系统中的AMC和HARQ方案性能更好,而且不需要反馈信道状态。为了进一步优化无速率编码调制的效率,我们研究无速率编码调制的成形,采用NestedLatticeCode的方法使得无速率编码调制星座呈六边形或者圆形。更进一步,我们研究高维的无速率编码调制星座,以达到更高的频谱效率。
32)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传统的信道编码都是工作在二进制域且与调制方案分开设计(如AMC和HARQ)。发送端根据信道情况选择合适的编码码率以及调制方案的最优组合来匹配信道状况,但这种组合方式需要精确且及时的信道反馈,这在实际系统中很难做到。而且这种组合方式只能得到台阶状的频谱效率。针对数字信源,本文研究新型无速率编码调制方案。无速率编码如RCM和spi
al不是工作在二进制域而是工作是算数域,编码后的信号是一个整数,不再需要传统的调制,而只需要把相邻的两个信号分配给I路和Q路形成复数符号。RCM和spi
al编码后形成的复符号星座图较为庞大一般来说RCM的星座图是一个2323QAMspi
al的星座图是一个6464QAM,因此可以达到较高的频谱效率
f2.文献综述(不得少于3000字)1)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1)链路自适应理论及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是根据时变信道条件自适应的调整调制、信道编码、功率和其它协议参数的一种技术。在现代无线通信中,由于信道条件随时间动态变化,链路自适应对无线通信性能和容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80211标准中没有特别说明,但是大多数80211系统都需要动态改变发送速率以适用信道条件。采用发送端链路自适应技术则能动态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