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开题报告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一、选题意义小微企业是指规模小和员工少的工商企业,随着我们国
家的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微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显示,全国共计6000万左右的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提供了75左右的就业机会,并且创造了50左右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它具有规模小、分布面广、数量大的特点,对经济总量的有着巨大的贡献,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微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市场竞争和经济繁荣,增加就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但是,微小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往往遭遇资金短缺问题,而在当前紧张的融资形势下,微小企业有效获得资金的渠道非常有限,且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遭到金融机构的闭门羹。据统计,能获得银行贷款的微小企业不到20。我们常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而对于在中小企业范畴的定义尚未明确的微小企业来说,融资更是难上加难。为此,研究分析微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微小企业融资有效解决的方法,有利于发展壮大民间企业家的力量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
f增长。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企业管理的创新,
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在经济、社会中担任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国内外许多经济学者对微型企业的研究大部分包含在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显示,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国外学者Macmilla
1931在1931年便提出过“金融缺口”概念。他认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处于缺位状态,因其资产规模通常达不到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的最低要求,在直接融资渠道上遭遇困难。Hodgama
1961及Stigliza
dWeise1981分别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和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信贷配给产生的结果两方面对中小企业贷款困难做了一些研究。Hodgama
认为,基于维持与客户之间的稳定关系,银行在信贷收缩时总是首先考虑重要客户的借款需求。大客户的信贷需求数额较大,合同期限较长,款项配给给大客户的同时,小客户能获取的信贷就受到了约束。Stigliza
dWeise则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产生信贷配给不均衡的基本原因。Berger1995认为大银行借贷给小企业成本过高,建议成立中小银行。并且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提出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和中小企业长期接触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贷款风险,创新地提出了“关系性信贷”
f的概念。国内学者林毅夫、李永军(2001)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