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锅盖,炒小菜,辣椒辣了不要盖,呼一口风,呼两口风,呼三口风”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孩子就要回答“炒的什么菜?”“炒韭菜”“西红柿炒鸡蛋”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菜名,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又如,玩民间游戏《抬花轿》,孩子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民间美术,孩
f子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二)民间儿童游戏有利于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员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间建立深厚的感情。”首先,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人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盘脚莲》、《跳皮筋》等,孩子可以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其次,民间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孩子形成分享、合作、助人、谦让、遵从等亲社会行为。孩子必须克服任性、独尊、娇惯等不良习性,学会协调与组织、团结与协作、牺牲与分享、援助与服从、理解与宽容等,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三)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孩子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孩子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当孩子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就会产生挫折感,不过孩子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孩子,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四)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
f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家长和社区中的人们,对儿时的游戏往往都难以忘怀而且津津乐道,这对幼儿园征集和开展民间游戏推动极大。在家庭里,家长怀着愉悦的情感,带着耐心和爱心,去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及在幼儿园的发展状况等。在社区中,好玩的民间游戏自然的能把大人和小孩凑在一起,互教互动,尽情游戏。这对于现代生活在“鸽子笼”里的独生子女,获得的可是宝贵的社会交往机会,民间游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