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空间范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城市绿地的减少,孩子走进大自然的机会减少,加之居住空间变化,邻里间的交往变少,游戏地点逐渐由户外向户内转移,游戏状态由合作变得孤立,民间游戏生存的空间范围随之缩小。(二)家长因素1、学习时间挤走游戏时间。不少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学习外语、绘画、乐器、舞蹈等,学习时间挤走了孩子大量的游戏时间。2、单根独苗怕有闪失。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状况,所以常把孩子“圈”在家里玩,使孩子失去了与同伴玩民间游戏的机会。(三)教师因素1、不想利用。在组织游戏时,很多老师普遍习惯于将游戏资源局限于现有的园内资源和现成的教材上,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组织游戏,有的老师认为,利用民间游戏费时费力,导致大量民间游戏资源的浪
f费。2、不敢搬用。相对于一般游戏,民间游戏的组织更具挑战性,在
活动范围、活动量、活动形式上也更难控制与调整,活动起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在客观上导致教师组织民间游戏的畏难情绪。
3、不会利用。由于教师缺乏组织民间游戏的直接经验和具体的操作策略,因此教师在着手利用民间游戏时出现了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
总之,如今孩子游戏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教师和家长越来越不熟悉民间游戏,体现民间游戏文化的精神产品日益稀少,民间游戏受课程的支持力越来越单薄……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民间游戏在孩子一日生活中缺场的窘境。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员,民间儿童游戏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今天这些游戏在幼儿园同样也具有推广的价值。为了继承代代相传的民间传统文化,发挥民间儿童游戏对幼儿发展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我们中心幼儿园在2007年选择了“幼儿园民间儿童游戏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这个课题项目,历经三年的精心研究与探索,总结和积累出一些关于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有效经验和指导策略。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意外的收获,2010年,此课题在河南省幼儿园课题评比中荣获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继而在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项目评比”中又荣获了一等奖。今天我就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与在座的各位家长朋友再次重温和共享。
一、民间儿童游戏及其特点民间儿童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
f闻乐见的活动,反映着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的模式。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民间儿童游戏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