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师示范六八拍子的指挥图式,请学生模仿。4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划六八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5全体划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老师点谱视唱第一声部的第一乐句。6教师视唱歌曲曲调,请学生自学第一声部的第二、三乐句曲调。7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全曲曲调。8老师指挥大家演唱全曲曲调。9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第一声部全曲。10二声部合唱(1)学生唱第一声部,老师唱第二声部。(2)跟着老师的琴,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曲调。(3)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11分声部填唱歌词。12合唱歌曲。注意二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13歌曲处理(分组讨论、试唱)。三、编创活动
f1分别加入不同的节奏试奏。2选择适合的节奏为歌曲伴奏。3分小组展示、评价。四、小结:晚风轻爽,晚上安静祥和。大自然赋予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来尽情地歌唱吧。编创探究:课下继续和伙伴们一起编创节奏表演歌曲。板书设计:24、34、44、68第4课时一、跟琴演唱歌曲《清晨》。要求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有能力的同学可边唱边表演。二、跟琴演唱歌曲《晚风》。要求用轻快的歌声,轻松抒情的情绪表演歌曲。三、六拍子指挥1跟《晚风》音乐划拍。2分小组练习指挥动,教师随机指导。3小组内展示、评价。4个别同学展示,师生给予评价。四、创编活动1创编动作表演歌曲。2自拟主题(早、晚)创编音响。可依本课四首作品为背景音乐。3相互展示、评价。五、小结:热闹的清晨,安详的夜晚,用你的歌声、想象和智慧,尽情地表现它们的美景吧。
f板书设计:六八拍指挥图式第二课足迹
教材简析:歌曲《嘎达梅林》原是一首蒙古族的长篇叙事体的颂歌,由
安波记谱译配,于上世纪30年代流传在东蒙北部。全曲具有蒙古族短鲷民歌的特点,结构严谨,曲调豪放流畅,深情感人,节奏沉着有力。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的怀念。还背改编为器乐曲和管弦乐交响诗。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是根据民歌改编的,是中国第一张马头琴室内乐重奏专辑中的第一首作品。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是一首叙事歌曲。这首歌曲原为民间的分节歌,后用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的旋律来咏唱多段歌词,颂扬了一个放牛娃大智大勇、诱敌就歼并为之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英雄事迹。歌曲《雨花石》是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曲。旋律纯朴、委婉。歌曲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