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作者:刘长庚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2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从创设情境教学、差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情境教学;差异教学;信息技术整合;创造性思维;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7202
与过去的高中化学课程相比,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传统的从高一至高三教学内容发展的线性结构转变为以必修为基础,以选修为个性化发展的交叉立体结构,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以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而且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与持续性。这需要高中化学教师的知识视野更宽广,教学要求更灵活,要以学生如何“学”为核心,彻底改变以如何“教”为核心来设计教学,教学组织更具个性化。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略谈一下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是新课程推进的关键,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环教学模式”1,利用多媒体和化学实验等多种方式创设生动情境,引导学生学好,学实。例如在“氨气”的教学中,可通过“秋天的丰收”“氮肥”等生产和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氨”的教学,通过演示“氨的喷泉实验”创设典型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知促使其深度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情境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实现其精髓“立足于景,巧妙在情,着眼于思,求得于通”。然而,情境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情境的真实性,毕竟真实的情境具有认知上的价值,且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过去生活的经验,可以大大调动他们的感受力2。同时也要注意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当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最具有启发性,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探索中。例如在“苯的同系物”的教学中,教师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苯和苯的同系物是否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是否具有相似的性质?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就会发现苯的同系物与苯具有不同的性质,学生自然会思考分析烃基的引入对分子极性及性质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以“氯气”(人教版)教学为例,设计出“情境环教学模式”,见表1。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