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了解历史史实,把握本文观点。2.掌握新闻评论这一文学体裁的基础知识,理解其价值。3.坚定信念和立场,爱好和平与正义。一、导入新课同学们,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我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牢记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伤痛,勿忘国耻!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史实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你知道多少?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教师适当补充相关音、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史实;播放公祭视频,奠定情感基础目标导学二:梳理内容,明确观点1.日军的罪行可谓罄竹难书,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我国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其目的是什么呢?请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行阐述。
f明确:文章开篇简要揭示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明确公祭的初衷是悼念死难同胞,让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三自然段,看看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二段主要列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表明全世界正义之士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尊重和对正义的坚持。
第三段主要列举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一系列做法。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颠倒黑白的丑态,与上文正义之士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对日本右翼分子的批判。
【教学建议】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全世界正义之士用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音、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正义与邪恶的区别,进而明确思想立场。对日本右翼分子和日本民众可稍作解读,以免学生将二者混为一谈。3.结合第四自然段内容,说说人们对于日本顽固的右翼分子持怎样的态度,对日本有怎样的要求。明确:日本右翼分子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的高度警惕,人们不仅对日本右翼分子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还要求日本“正视历史”,用实际行动维护和平与正义。4.南京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这种变迁的意义是什么?
f明确:变迁: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变迁的意义:①有利于国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力量,珍爱和平、开创未来;②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