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了解:1全球著名的环境污染事件及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2我国环境卫生学的发展简史及我国环境卫生学的主要成就。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4学时。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环境卫生学;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主要教学内容: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学科。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研究对象。
f3研究内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4我国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及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自主学习)。5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目的要求:
一、掌握:1人类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2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食物链、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概念。3健康效应谱与敏感人群的概念、内容和意义。二、熟悉:1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急、慢性危害,三致作用)。2地球化学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三、了解: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2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4学时。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生物放大作用、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环境应答基因、健康危险度评价。
二、主要教学内容:1人类的环境: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2生态系统健康。(自主学习)3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4自然环境与健康。5环境污染与健康。
f6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方法。7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基本方法与用途。(自主学习)
第三章大气卫生
目的要求:
一、掌握:1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2大气污染的来源。3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4煤烟型烟雾事件和光化学型烟雾事件异同点。5我国制订和修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和方法。6两种最高浓度容许值的概念和卫生学意义。二、熟悉:1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存在形式。2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归。3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4大气污染紧急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三、了解:1大气的结构及其物理性状。2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