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4两类矛盾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敌我之间的矛盾采用专政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采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
5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6毛泽东关于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包括: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等
7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提出:社会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8四个现代化: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9党的八大提出经济建设的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10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11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
12周恩来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了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
13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1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f1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