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抗菌药物是不合理的,是浪费药物资源,同时会导致患者安全性的问题,也会导致细菌耐药,我们要尽量避免。比如,在我国患者有发烧感冒就让医生给吃抗菌药或者吃一些感冒药。但感冒是一个病毒感染,除非很严重的状态我们需要对症处理以外,更大部分需要患者的自身恢复。临床上要知道哪些是细菌感染才会去选择药物。比如上呼吸道疾病里,扁桃体化脓是需要抗菌药物治疗的。如果患者感冒,扁桃体轻度肿大,没有脓点,这种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就没有必要。相反,如果这个病人是一个比较明确诊断的肺炎,是需要抗菌药物的。另
f外有一些感染性疾病也是不需要抗菌药物的,比如食物中毒,不是真正的细菌感染,是细菌在剩余的食物中间产生毒素所引起的腹泻。这种状况下我们主要是补液,让体内的毒素排泄掉,不需要进行抗菌治疗。对于轻微病症患者,不要盲目使用抗菌药,抗菌药的使用必须是针对细菌感染,针对它的适应证去处理。
2)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如果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就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抗菌药物,第一个要了解感染的细菌特点,即这个细菌对哪些药物是敏感的。比如扁桃体炎常常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此时口服一些青霉素就可以了,不一定要选用三代头孢菌素,也不需要选择喹诺酮类的药物,更不需要选择更高级的一些药物。可以口服一些阿莫西林或者是第一代的头孢菌素。(3)根据抗菌药物特点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还要对药物有所了解。如果对药物不了解,可能选择的药物使用方法、剂量、途径就会有错误。以扁桃体炎的感染为例,可选择的药物有许多种,比如针对链球菌有效的有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大环内酯类。但是,由于大环内酯长期在我国使用以后,链球菌已经80左右对大环内酯耐药。所以如果已经明确是化脓性扁桃体炎而仍旧去选择一个大环内酯类药,比如说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可能治疗没什么效果,这种选择是不允许的。这时候应该反过来选择头孢菌素口服或者是青霉素口服来治疗是比较好的。(4)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选择药物还应该注意患者的情况,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三角形中患者的状态。以扁桃体炎为例,虽然感染在咽部扁桃体,但实际上年龄不一样,他的生理机能、器官功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他的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是有所改变的。这时就应该根据他的器官功能来调节药物的使用剂量,药物的间隔时间或者是选择药物。如肾功不好,选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