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教学
作者:黄玉芳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2016年第4期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白石中心小学黄玉芳
摘要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的重要体裁,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童话多采用夸张、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来编织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故事情节。虽然童话里面充满了幻想,但是童话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关键词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童话作用
童话主要是描绘虚拟的事人物和事件,里面出现的“人物”,只是作者的一种想象,里面讲述的故事,也几乎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很多创作思路确实是来源于生活的,只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小学语文课本中也有着不少的童话故事,它们的存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引起了学生的一些思考。老师们又该怎样对待小学语文中存在的童话教学呢?
一、童话教学的作用
1.童话教学可以让学生明析好坏。童话中的人物形象虽然有些夸张,但是里面的好人和坏人都刻画得非常的鲜明,可以说是栩栩如生。童话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又是坏人,可以让学生去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童话在打动学生的过程中,也向学生传递了一些信息,帮助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
如《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这个故事是讲在国王御厨里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铁罐觉得自己坚硬无比,时常瞧不起陶罐。然而,被埋在土里很多年后,他们都被挖了出来,而这时陶罐变成了宝贝,铁罐却化为一堆泥土。在这篇童话故事里,刻画了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和一个温和谦逊的陶罐,学生们在看这个童话故事的时候就会明显的感觉的陶罐和铁罐的不同,从而知道自己是应该做那个陶罐还是铁罐。
2.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思维。因为童话本身就是虚构的,它里面有很多不符合现实实际的东西,里面的人物的设定是不合常理的,故事的发展情况也是不合常理的,这些都只是作者的想象而已。学生接受童话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的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跟着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一起走,有时候,就算是故事看完了,很多学生也会想然后呢?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在完全的展开自己的联想,在幻想的世界里遨游。
如《丑小鸭》,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只天鹅蛋碰巧落在了在鸭群中,这个天鹅蛋破壳之后,因为它的相貌非常怪异,同伴们都非常嫌弃它,经历了干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这个丑小鸭长成了白天鹅。学生在看这个童话故事的时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