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开性。智库作为专业的研究机构,在公共政策研究方面具备专业知识和理论高度,如果不能接地气,缺乏民间性,就会使智库的研究成为纸上谈兵,不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打个很贴切的比喻,就像中国的市场经济要想发展,不能只有国营企业,民营企业也是主体同样,中国的思想和政策市场要想繁荣,也不能只有国有智库的空间,也必须要有民营智库的参与。
二、独立性不足
智库的影响力来自于其研究成果的公正与客观,而要保证这两点的实现,则智库需要具备独立性。智库要实现独立性,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研究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职业操守,保证能避免外界的干扰,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研究。
其次,智库需要有多种经费来源渠道,保证经费来源的稳定性,避免对单一资助者的过度依赖,实现经济上的独立,避免研究被经费所累,成为资助者的“利益代言人”。另外,智库也可以考虑研究、筹资与经营分开的模式,尽量为研究提供独立自由的空间。
最后,发挥智库影响决策的作用,影响政府在智库方面的政策决策,为智库营造一种能够维护自身独立性的制度与文化环境。
在这三点中,第三点尤为重要,中国在这一点上的不足也最为明显。我觉得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第一,政府信息不够透明,非官办智库无法获得真实、有效、全面的数据信息,没有数据信息的支持使智库的研究举步维艰,更难以开展深度研究。
第二,缺少能够对智库进行定位的政策规定。官办智库与大学附属型智库基本不需要为这个问题困扰,但民营智库则深受其扰。民营智库可以为政府政策决策提供另一个角度的智力参考,但如果找不到挂靠的机构,则需要注册为以营利为目的企业,这就会带来税收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对本来就经费不足的民营智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不利于其发展壮大。
第三,中国缺乏公共基金,社会捐赠文化也不发达,这种环境使智库很难找到多种经费来源以保证独立性。当然,对其他社会非营利组织来说,这一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自己的智库也存在这样的资金短缺问题。10多年前,我曾为母校广州外国语学院捐款建立了王辉耀奖学金,而后,又在北京延庆县捐助了一所希望学校。如今,我们办智库缺乏资金来源,我只好拿出自己的储蓄捐助到创办的智库中来。我觉得捐一所希望小学,解决了一个学校的问题,而进行一项好的教育政策或人才发展的研究,智库建议一旦被采纳,可以影响政府决策和惠及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千千万万的学校和无数的人才。其实,靠我自己的力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