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
【教材分析】经过战国时代百年的兼并战争,最终秦国统一天下,标志着群雄并立局面的终结和“大
一统”集权政治的开始。秦朝虽然短暂、二世而亡,但它建立起来的统一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教材首先概述了秦王朝在统一六国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周边版图的情况,接下来从郡县体制、官僚机构、思想专制等方面描述了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揭示了秦王朝集权政治的基本特征。
“六王毕、四海一”一目讲述了秦王朝在成功地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之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首先是秦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吞并六国(配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图片);之后,通过北伐匈奴、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开辟道路等方式,秦王朝最终成为一个地域辽阔、多元一体的大帝国(配有《秦朝疆域图》)。
“海内为郡县”一目讲述秦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在平定六国之后,秦朝中央就选择什么样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讨论。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是主张实行分封制,以丞相王绾为代表;一是主张实行郡县制(配有“湖南龙山里耶秦简”图片和“史学争论”介绍),以丞相李斯为代表。教材就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比较作了简要的说明,指出郡县制的确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秦王朝的官僚机构”一目讲述秦王朝的中央官僚机构的设置情况,所设官职有人称之为“三公”、“九卿”(配有“秦封泥”图片和“史学争论”介绍)。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参与讨论,作为皇帝裁决的重要依据(配有“议一议”思考题)。
“挟书律”一目讲述秦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秦王朝采取了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最终发生了“焚书”“坑儒”的极端事件(配有《韩非子》选文材料)。统一思想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秦王朝也在很大程度上因此而走向了灭亡。【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节内容比较容易找到兴趣点。他们通过影视、文学作品对秦始皇、李斯、兵马俑、长城等已有一定的认知。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
f邦建国到一统天下”中,对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比较全面的介绍,比如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开灵渠、筑长城、修驰道等都作了介绍。因此学生对于这段历史比较熟悉,但是对各项制度和政策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