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定的职务犯罪都有哪些。由学生讲述。(略)生活中有阳光就有阴影,有光明就有黑暗。说一说:2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怎样防范犯罪?学生分组交流研讨,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试一试)写出一个小贴士:预防犯罪的小提示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自觉预防犯罪,还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怎样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呢?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体地讲就是3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小组活动)看书119页下方的案例和图片,讨论回答书上的两个问题:①结合案例说明面对违法犯罪现象,做到见义勇为的必要性。②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依法同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看课本120页第1自然段。比一比,看谁找得快,看谁找得准。(1)见义勇为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见义勇为,就是公民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面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所实施的救助行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见义智为,积极同犯罪行为做斗争见义智为的内涵就是,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以避免造成更大悲剧和更多不必要的伤害。课堂小结
f本课我们学习了解预防犯罪的重要意义,理解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同时要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对照板书总结。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就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把握法律知识,深化德育主题。学生参与小结,实现对知识的再掌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课后作业1完成学生用书素质演练部分练习题。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见义勇为”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500字)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分层次巩固知识,提高认识。板书设计
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
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六、教学反思
f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学目标
1.认知1)理解民事关系的概念2)理解并识记民法的基本原则2.情感态度观念1)充分认识民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并树立在民事活动中自觉遵守民法基本原则的意识。2)自觉运用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