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3卷历史解析
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C.各国变法的实施【答案】A
图4B.书写材料的不同D.“书同文”的推行
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
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C
【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B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且汉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材料
反映了西汉时期各行业的人通过努力和智慧而致富,体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
发展,故选C项。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26.
表1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1
f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A
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B【解析】A、C、D三项说法过于绝对。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对于宋太宗是否去过宫中这一事件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所以B项正确。
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
2
f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时间“1897年”可知,材料现象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赔偿日本,所以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故答案为D。
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
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