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医院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流程
(一)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屈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和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所致的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为,常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导致失血性休克。它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二)病因(1)食管疾病:如食管炎症、食管癌、责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2)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3)胃与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急性胃黏膜病变、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憩室炎及消化道肿瘤等。(4)胰、胆道病变:如胆囊或胆管结石或癌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破溃、胰腺癌等。(5)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应激性溃疡等。(三)临床表现(1)呕血与黑便: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伴有呕血,在脚门以下者多为黑便。呕血与黑便的颜色、性质与出血量、速度及在胃内停留的时间有关。如出血
f量大、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呕出物呈鲜红色或血块;如出血量小、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呕出物呈棕褐色咖啡渣样。当出血量大且速度快时,血液在肠内推进快,粪便可旱暗红甚至鲜红色。若为柏油样黑便,黏稠而发亮,是因血红蛋白中铁与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常伴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者,由于循环血量迅速减少,患者可出现头昏、心悸、乏力、出汗、口渴、晕厥等一系列组织缺血的表现。严重时,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皮肤湿冷呈灰白色或紫灰花斑、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休克时尿量减少,若补足血容量后仍少尿或无尿,应考虑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3)发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后,多数患者有发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d。
(4)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出血后,进入肠道的蛋白代谢产物大量被吸收,使血尿素氮浓度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浓度常在出血后数小时开始上升,24~48h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143mmolL,2~4d降至正常。如患者血尿素氮浓度持续增高超过2~4d,血容量已基本纠正且出血前肾功能正常,则提示有上消化道继续出血或再次出血。
(四)急救程序1原则
f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预防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