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唐诗意象翻译
作者:王筱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31期
摘要: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在博厄斯语言学、人类文化语义学、人类语言文化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意象作为其研究的重点。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则是诗歌的灵魂。唐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本文分析了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对唐诗意象翻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唐诗意象翻译
一、引言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唐诗被誉为我国文化之瑰宝,蕴涵着各种丰富的意象。这就要求译者从整体上深入分析和透彻理解原诗的整体意境,同时设身处地地,细致入微地揣摩、体会和捕捉诗人寄托在诗中的真实情感。1由于诗的内涵和作者赋予的情感是由具体的意象产生的,因此,对意象的解读是诗歌审美的关键,也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以帕尔默为代表的文化语言学,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将文化因素与意象研究结合在一起。他引用语言学家Ro
aldAFi
ke曾提出的四个基本原则,即知觉对等原则、空间对等原则、转换对等原则、结构对等原则,归纳出了理解意象的基本原则。本文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唐诗翻译的成果,对英译唐诗中意象翻译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分析了所选唐诗的英译本中意象再现的得与失。
二、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
帕尔默在TowardaTheoryofCulturalLi
guistics一书的序言中写道:“语言是根植于意象的语言符号演绎。”2他认为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构成了心理意象的理论基础。它们主要研究说话人和听话人怎样通过相关的意象使用和理解语言。根据注意力分配的不同,我们对意象的识解可以通过图形、背景,侧面和基体,详细程度和视角对意象进行范畴化。
在文化语言学中意象是具体的、图示化的,它源自于感官体验。除了视觉意象外,还包括听觉、动觉、嗅觉、温度意象,同时还有源自我们情感的复杂意象情感意象。意象是我们感官体验的表征。意象是通过语言产生的联想反映在头脑中的图像。我们通过意象对各种体验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使其框架化的过程是通过文化和个人经历进行建构的。我们与外部世界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图示。意象图示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抽象的认知结构。它已脱离了具体的、丰富的形象,而是一种只包含少数构成成分和简单关系的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