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影院,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数字电影;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到2020年,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重点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以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
4、能力提升。一是劳动力培训。到2015年,提高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水平;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扫除青壮年文盲,培养一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到2020年,所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均具有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学历。二是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到2015年,力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到2020年,重点县低生育
f水平持续稳定,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5、社会保障。到2015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
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到2020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6、基础设施。一是农田水利建设。到2015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有较大改善,保障人均基本口粮田。到2020年,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二是交通道路建设。到2015年,提高贫困地区县城通三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具备实施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水泥油路,推进村内道路硬化,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班车,全面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
7、林业生态。到2015年,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底增加15个百分点。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底增加25个百分点。
三、对象范围十扶贫对象。以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以下的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为扶贫开发工作主要对象。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开发对象得到有效扶持。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高于国家和省扶贫标准的地区扶贫标准,对该标准覆盖范围内的贫困居民给予扶持。十一连片特困地区。将国家和省确定的“四大片区”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对跨市州片区规划的
f指导和协调,集中力量,分批实施。各市州对所属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负总责,在国家和省的指导下,以县为基础制定和实施扶贫r